绍兴文理学院“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我校创建绍兴大学的攻坚期,加强应用型建设的转变期和凝练特色、提升水平的关键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新一轮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战略部署和中共绍兴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及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和要求,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十二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加强应用型建设,致力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为建成“绍兴大学”和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1.以创建“绍兴大学”为使命,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
五年来,紧盯大学设置标准,分解落实任务,攻坚克难,关键性指标取得重大进展,省级重点平台从无到有,国家级奖项历史性突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达到更名“绍兴大学”的基本要求。
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以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为切入点,整合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水平。2013年7月,我校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成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工商管理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建筑与土木工程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文、理、工、管四大学科门类、19个二级学科(领域)。有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116人,已培养3届硕士毕业生。建成5个省级学科平台,其中,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新增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化学、岩土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护理学、工商管理等8个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科研水平实现快速提升。引导激发教师投身科研积极性,科研成果不仅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获得包括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项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7项,比“十一五”增长80%。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34项,其中国家级119项,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项目总数是“十一五”的4倍。在SCI、SSCI、EI、ISTP等四大收录以及一级期刊以上发表论文1156篇,出版学术专著95部。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1.7亿元,是“十一五”的2.4倍。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积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体系,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推进学科制、选课制、书院制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完成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大学生学科竞赛总成绩居全省高校前列,累计获得国家级奖38项,省部级奖750项。7个专业列入高考第一批招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大学生创业园列为首批“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师资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引进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家、教授19人,优秀博士115人;柔性引进包括中国科学院士1人在内的高层次人才17人;聘用“鉴湖学者”讲座教授35人次。新增省特级专家1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建立了人才驿站,与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享高端人才。与“十一五”相比,生师比由18:1改善为16.66:1;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由45.3%提高到49.85%,博士学位人员比例由15.39%提高到28.35%。
2.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的贡献度
五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全面融入绍兴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要》,实现与地方深度融合,85%以上的专业与地方产业对接,累计为社会输送2万余名全日制毕业生,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的贡献度。
科技支撑不断增强。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绍兴分中心、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实验中心,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挂靠我校。精细化学品传统工艺替代技术研究中心、清洁染整技术研究中心、越文化研究中心、鲁迅研究会等成为全省有影响力的研究中心和科研基地。在全市各县市区建立技术转移中心,面向区域行业和企业提供科技“点对点”服务;开展百名教授博士下基层,先后选派100多位教师赴企业、政府机关脱产挂职或担任技术顾问,近200位教师担任企业科技指导员。
文化创新不断推进。传承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强市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国兰亭书法节、公祭大禹陵典礼等重大节会活动。多次主办或承办“兰亭论坛”“与大师对话:国际鲁迅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宣传绍兴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主持市社科特别重大招标项目《绍兴历史文化精品丛书》。风则江大讲堂面向全市开放,邀请国际国内知名学者讲学112场,校内外听众累计达4.48万人次,被命名为省、全国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社会服务不断强化。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功能,累计开展各类咨询服务、参与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课题等300余项,与市残联合作共建的康复医院得到全国残联高度肯定,与越城区共建附属小学实质运行,附属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评审。兰亭书法走向国际,已在新西兰、俄罗斯等开设海外“兰亭书法学堂”。在2015年举行的公祭大禹活动中,我校学生首唱《大禹纪念歌》,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并批示向全省各学校推广传唱。校司法鉴定中心升格为国家级资质的鉴定中心,受理各类鉴案16,990例。学校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培训中小学教师12,500余人次,继续教育学院为社会培养、培训近20,000人次。
3.致力改革创新,内部治理和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五年来,学校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不断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学校发展夯实基础、提供保障。
内部治理结构日趋完善。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颁布《绍兴文理学院章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持续提高。理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凸显学术本位,顺利完成对学术委员会的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学校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推进信息公开,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等组织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亮点纷呈。学校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卓越奖学金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品牌二等奖,校合唱团在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中获多项金奖,为省市争得荣誉。2012年6月,全省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现场会在我校召开。书院制改革获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
服务保障体系不断优化。办学经费快速增长,市委、市政府专门安排2亿元、3.8亿元用于学校内涵建设和“绍大创建”,并安排财政资金还清2.7亿元学校贷款。学校固定资产规模从“十一五”末的8.8亿元增加到13.16亿元。新征土地737亩,完成建筑面积22. 6 万平方米 ,累计投入8.6亿元,元培学院新校区建成并完成整体搬迁。新增图书资料421,237册。实施10KV配电扩容工程,完成学生公寓空调安装。完成历年积欠的324,855㎡校舍房产证规范办理工作。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及“维护国家安全先进集体”称号。
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是必须坚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不动摇,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动摇,三是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不动摇,四是必须坚持服务地方和争取地方支持不动摇,五是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学校发展成果不动摇。这五个方面,既是过去工作实践的深刻体会,也是下阶段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在回顾五年工作的同时,对照“绍兴大学”创建指标和建设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强,办学特色亟待凝练,办学水平亟待提升;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缺乏;服务地方层次不高,体量不大,成效不明显;办学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基层办学活力有待进一步激活;校园建设和办学基础条件仍需加大投入等。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国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地方高校办学的主要方向。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对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提出新的要求;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机制与活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要求学校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明晰办学定位,凝练特色,提升内涵,走出一条地方综合性高校内涵式发展之路。
区域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区域经济面临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等诸多挑战,需要地方高校围绕经济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省和绍兴市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阶段,刚刚制订完成的地方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学校进一步融入地方,对接地方产业要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技服务,促进成果转化,支撑地方文化发展,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带来新挑战。作为一所新办地方本科高校,本科办学历史短,基础相对薄弱,特色与优势尚不明显,迫切需要学校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综合性大学办学经验积累,积极探索应用型建设的有效途径,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提高办学的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质量为重、人才为本、特色为上、协同为要”的方针,以创建绍兴大学为抓手,以提高学术水平为重点,以加强应用型建设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内涵建设,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注重创新发展。就是要让创新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进一步推动学校各个领域创新,激发学校发展活力。
注重重点突破。就是要围绕绍兴大学创建目标,进一步集聚力量,攻坚克难,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注重特色打造。就是要立足地方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整合资源,挖掘优势,培育凝练特色,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注重开放带动。就是要以开放拓展教育资源,进一步构建开放型办学体系,内外联动,合作共赢,提升学校发展拓展力。
(三)发展目标
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实现更名绍兴大学,应用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建成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质量有新提升。营造优质的文化育人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体现时代要求和学校自身特色的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有明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专业设置与结构更趋优化,形成若干个与社会需求契合度高、特色鲜明、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主干专业群,并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知名度的品牌专业3个以上,新增国家特色专业2个以上,省级及以上优势、特色和重点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1/3;学生创新能力业绩名列同类高校前列,创业率达到5%;本科教学业绩考核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力争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学科建设水平有新突破。立足学科基础,以国家、地方需求为导向,通过分层、分类重点建设,形成结构布局更加优化、优势特色更加鲜明、可持续发展更有保障的学科体系,部分学科跻身国内一流行列、国际知名。新增省一流学科6个以上;有2个以上学科进入全球高校及科研机构排名(ESI)前1%,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报国家级水平重点学科;有3个以上学科的竞争力排名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30%;加强硕士学位点的培育与建设,增列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学科3个以上、硕士专业学位点4个以上,在校研究生数量达到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5%以上;至少在3个一级学科中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建成3个以上达到博士学位授权水平的一级学科。
科技创新能力有新跃升。构建内外协同、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高层次学科平台、科研项目和成果奖持续增长。力争获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基地2个,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3个以上;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2项以上(其中1项须以绍兴文理学院为第一单位);国家级科研项目总数达150项以上,科研经费总量达3亿元以上,发明专利授权年增长10%以上。
师资队伍实力有新递增。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一支与应用型建设相适应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与水平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新增省级创新团队3个、省级示范教学团队3个;积极引进或培育高层次领军人物10名;积极引进中青年优秀博士,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拔尖人才。
开放办学空间有新拓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合作交流服务体系。主动融入地方,加强行业指导,服务地方能力显著增强,成为绍兴市智囊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新增国际合作科研平台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外派交换生、交流生达到在校生6%,在国(境)外访学或工作超过3个月的教师比例达到40%。
办学保障体系有新强化。拓展校园空间,创造条件争取征地300余亩,优化功能布局,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生均教学、实验仪器、校园、校舍面积等各项办学指标达到教育部评估指标要求。事业进步与民生改善同步发展,教职工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同类地方高校增长水平,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主要举措
(一)人才培养
进一步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积极实施分类分层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市场导向,不断优化学校专业布局。围绕地方和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通过新建与发展、改造与整合,瞄准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等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启动新一轮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着力做强教师教育类、医学健康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紧密对接地方产业,进一步加大对工程类、创意类专业建设;统筹元培学院和上虞分院的专业发展。实行专业评估,推出专业淘汰制度。调整优化专业招生规模,到2018年实现三个以上主干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在校生均不低于总数15%的要求。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化学科制,推进选课制,完善书院制,积极推进以促进学生自主选择成长路径为核心的“双院协同”机制建设,探索多样化、敏捷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研成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完善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推进教师分类评价和分类管理;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抓手,发挥临床医学认证工作的示范作用,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多形式的联合培养模式;推进新一轮“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计划”,加大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提高课程集约化水平;办好创业学院,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增强实效性;顺应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做好“三位一体”、专升本和面向中职的招生工作。
加强教学条件保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多层次、多途径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和分类评价、管理办法,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继续加强和改进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完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继续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本专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多种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建成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协调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健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资源配置、经费安排、绩效评价政策体系,形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大合力。
(二)学科建设
突出重点、强调特色,通过分类发展、分层建设、交叉融合发展,以形成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为目标,立足地方需求,做强应用性学科;凝练特色方向,做精优势学科;注重学科支撑,做实提升基础学科,优化学科布局,打造一批能体现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学科。
分类发展,提升学科应用型水平。立足地方产业,以大土木、大化学为主线,以省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有计划高标准地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应用性学科群。整合大人文、大艺术、大教育门类,不断深化服务地方的建设内涵。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越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不断提升学校在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社会公共事业等发展中的贡献力。加强基础、鼓励交叉,通过理科与工科融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互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基础学科水平。借助于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调整对地方经济社会贡献不大、自身条件薄弱学科的研究方向。全校各学科要根据自身基础和产业需求,凝练和建设地方应用型特色,突出学科的地方化和特色化。
分层建设,打造学科品牌。紧紧围绕“实现部分学科一流”的目标,以现有省市重点学科等优势学科为基础,实施分层次重点建设。重中之重建设土木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等一级学科,培育国家级水平学科,使其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其中有2个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物理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教育学、艺术(书法)等一级学科,使其整体实力达到省内一流,其中有3个学科的竞争力排名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完善机制,以整合现有学科力量为切入点,创新机制,实现学科的综合、开放和交叉融合发展。实施动态管理,鼓励其他学科积极凝练特色、扩大亮点、提升水平,通过遴选择优申报硕士学位点。
加强培育,推进硕博学位点建设。量质并举,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层次为目标,推进硕士、博士学位点建设。积极新增硕士学位点,在土木工程、物理学中积极增列学术型硕士点,在数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培育学术型硕士点,在临床医学、教育、工程(纺织工程、材料工程)、艺术等应用性学科中努力增设专业硕士学位点。全力在工学学科中新增硕士点,使工学门类成为学校主要学科门类。瞄准博士点建设目标,建立博士点培育机制,以现有硕士点学科为基础,整合大土木、大化学、大人文资源,通过培育建设,为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夯实基础。
(三)科学研究
以“基础研究上水平、应用研究出成效”为目标,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创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团队,科研指标在量的增长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促使高层次重大(点)项目、高级别科研成果奖、高水平论文(著)取得新突破。
推进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水平。重视科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政策导向,制定有利于不同学科协同发展的科研政策。创新学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强化校院二级科研管理职责,推进多部门科研工作协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团队建设,推动科研工作从“个体+课题”向“团队+平台+课题+成果”转变,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交叉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力争在若干领域或方向的研究上有较大突破,加快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
建设高端平台,支撑人才培养。整合学科资源,集聚高端人才,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加大对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高的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的重点投入。加强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防治、新材料研发与应用、越文化研究、书法文化研究与传播等平台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科研团队申报高层次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优势,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加强应用研究,推进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服务意识,加大选派科研人员赴企业脱产挂职、企业科技指导员等工作力度。深化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创建一批与地方产业契合度高的跨学科、有特色的校级协同创新平台。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基地)、企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校企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合作载体。推动高校科技经纪人制度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与有效转化。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支柱产业,面向企业生产主战场,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决策咨询与智力服务,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服务社会贡献度。
(四)队伍建设
全力突破学校发展中的人才瓶颈,优化评价机制,坚持高起点引才、宽视野选才、多渠道育才、全方位用才,着力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坚持引育并举,建设一流学术团队。实施高端人才突破计划,围绕重点建设专业、重点建设学科的发展方向,启动院士工程,在重中之重建设学科中,倾力培养国家级高端人才,努力实现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的零突破。实施学术团队凝聚计划,健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运行机制,在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打造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和示范教学团队,造就一批学术水平高、学科组织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探索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编制核定与人才引进管理新模式。同时注重发挥外聘教师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注重能力提升,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实施海外英才培育计划,逐步提高人才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拓展学校人才队伍视野。实施专业能力发展计划,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完善进修访学、读博、做博士后、休学术假等系列人才培训培养政策和办法。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赴企业、基层一线锻炼培养计划,培养一批掌握行业、产业、企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以及懂经营、会管理的实用新型人才,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进一步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推进人事改革,构建持续发展新空间。实施腾笼换鸟战略,通过分流、调整、职后教育等举措,着力构建人才队伍持续性发展新空间,建立教职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使用机制。加快推进以教师聘用制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制改革,科学设置岗位,实施分类管理,创新用人方式。实施人才绩效开发计划,以“科学分类,加强考核,规范管理”为原则,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充分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计划,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积极营造生机勃勃、富有效率的人才工作、生活与发展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和教辅专业技术队伍。
(五)开放办学
转变办学模式,加大应用型大学建设力度,实现“借力发展”。加强与国(境)外大院名所合作,把教育国际化作为加速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加强与国内企业和政府部门合作办学,建立若干个与企业紧密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
实施国际化战略,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生为核心、项目为抓手,努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机制。加大国际交流力度,继续扎实推进海外“兰亭书法学堂”,加强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快学校特色学科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建设国际商学院、中韩艺术设计创意发展研究中心和护理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嫁接或整体引进国外高校强势课程,助力学校应用型建设。在学生赴国(境)外长期交流、交换的基础上,建立学生暑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项目的长效机制,拓展学习交流范畴。加强与各级政府、国(境)外乡贤和校友等的联系与合作,充分挖掘资源,大力发展留学生研究生学历教育,探索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办学模式。借助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和越文化研究基地等平台,定期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提升教育国际化的学术含量。
拓建合作平台,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强化与绍兴市域地方政府的联系,拓展深化与市属区(县、市)政府全面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建立健全学校理事会平台,探索互利共赢的校地合作机制,注重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产业、行业、专业”资源共享。鼓励和推进二级学院与行业组织、企业的深度合作办学。依托“校企联盟”“产业联盟”平台,探索行业指导下的专业适应性调整机制。加强校友联络工作,凝聚关心学校发展的校友队伍,充分发挥校友办学力量。
(六)服务社会
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高地和知识库、思想库、智囊库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社会贡献度。
对接区域发展,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需求导向型”社会服务体系,主动对接省市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针对性。积极参与绍兴市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市域块状经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组建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力度。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输出,加强战略研究,启动“大学智库”建设,建设好校地联合研究基地和平台,为政府和行业、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组建面向区域的重点科技服务团队和重点人文社科服务的“专业成长型”社会服务团队,加强对地方产业的行业指导。
注重引领共享,不断提高服务社会契合度。抓好学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学校教育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推动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新需求。深化继续教育改革,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建设优势长线培训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发挥学校综合性优势,打造若干发展品牌,助推绍兴高校协同发展,使绍兴高等教育与绍兴经济文化地位相匹配。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努力建设一家能支撑医学教育的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开放学校工科实验大楼、岩石力学大楼、图书馆、兰亭书法体验馆等办学资源,深度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七)校园建设
按照“超前规划、系统实施”的原则,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突出建设重点,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生态宜学校园。
拓展办学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尽力而为,统筹兼顾,拓展办学空间,完善校园整体规划布局。根据学校总体功能布局方案,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校区现有资源,对校园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建成岩石力学大楼、工科实验大楼和地下停车场、校区公园等。在新征校区地块,筹划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教学服务设施。在附属医院昌安院区按三级康复医院标准实施二期工程建设。
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完善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化校园公共数据库和门户平台,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加强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优化实验设备配置,推进开放共享。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加强公共体育、公共艺术、公共健康设施和载体建设,进一步丰富数字化资源,努力形成具有印刷型文献、本地数字化文献和网上文献信息的多元化文献资源体系。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立足环境育人,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以文化校园建设为契机,结合现代审美,合理规划建设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景观建设的研究和投入,精心设计景观小品,建设学生修读主题公园,构造校园生态的山水空间体系,加大绿化投入,新造绿地和树林,实现绿化景观升级,让校园环境更加适合师生休读学习。完善学校标识系统和校园各类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完善校园参访流程与线路空间布局,实施水文化主题整修工程、名士文化主题拓展工程和场所文化主题美化工程,全面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四、保障体系
(一)思想保障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深化“廉洁教育进课堂”工作,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进一步加强教职工育人意识和责任,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着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以绍兴文理学院成立2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修德求真”校训,梳理和传承学校百年文脉,凝练具有学校特色、深受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认同大学精神。传承基础道德教育传统,引导学生文明修身,强化文明寝室建设,打造书院文化特色,合理规划建设学校环境文化,深化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加强优良校风建设。坚持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并举,加强学生学习管理,创新学生学习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建设,创新师德师风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师德水平。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做到以领导工作作风带动师德师风,以教风促进学风,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教风、学风铸就良好的校风。
(二)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依法治校能力。健全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努力增强党政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更大力度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干部的积极性。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用好各类人才资源。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深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加强党建信息化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师生员工齐心协力推进工作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的作用,重视统战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离退休教职工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一岗双责”,加强党内监督,强化行政监察,正风肃纪。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惩治腐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规范管理,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继续深化和完善“预防腐败网络监管平台”和“作风与行政效能监察系统”。
(三)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大力推进依法办学、从严治校。按照学校章程,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完善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提高民主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保障教职工知情和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推进学校理事会建设,探索与社会力量共建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激活学院、做强学科”的要求,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主约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引导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进一步完善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督查督办机制、考核问责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职工投身应用型建设的各项工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探索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构建岗位与绩效有机统一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与元培学院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上虞分院的定位,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优化校园资源配置。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优化空间布局,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提高办学资源的配置效能。公共资源配置更加注重效益优先、保障重点、关注民生。建立资源共享、有偿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推进资源有效整合、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四)基础保障
深化后勤服务保障。强化服务师生理念,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力度,以转变职能、规范服务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与师生关系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堂、公寓、医务室等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服务保障,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后勤保障模式,建立办事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后勤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师生对后勤服务的多样化和高质量的需求。建立师生充分参与的后勤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监察。
加强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机制。努力做到每年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继续争取县(市、区)政府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校友总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会的作用,争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实现办学资金来源多元化。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严肃性;重视结余资金管理,实行预算执行与年度拨款挂钩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建立经费拨付与办学质量挂钩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建立二级学院和机关部处财务协助员制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理财能力;严格执行财经制度,进一步规范各类收费行为和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提高学费清缴率;统筹中央、省市财政专项经费和校拨经费,确保重点特色专业的经费投入;加强内部稽查和审计监督,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努力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健全校园安全监控体系。建立车辆进出校园管理系统,加强校园道路交通管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分析研判,努力把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