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五年,是国家推进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开局之际,是上海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落实三大教育发展规划、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胜时期,更是学校实现了大学更名、从快速发展进入“大学”新常态的重要转折期。为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明晰发展路径,实现转型发展,使全校师生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凝心聚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上海市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2014-2020)》《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一、“十二五”事业发展主要成绩及瓶颈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085”工程建设为契机,以上海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引领,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积极探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工程创新学院,构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特色专业体系,教育部卓越计划、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中本贯通等专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进一步拓展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深度,实施校企共建课程建设,建立企业实习基地150个,与华谊等企业建立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教学水平显著提升,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学科基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功入选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建成上海香料香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香精香料及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等市级平台,实现一级学位点和专业学位点的突破,一级学位点达到4个,专业学位点达到2个;紧密对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拓展和深化学科专业建设,布局轨道交通等社会急需学科专业;支撑技术创新的应用研究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进步的能力显著提升,承担国家级项目达107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2项,专利转化排名跃居全国第54位,实现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突破。
教师激励政策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以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为契机,激发一线教师活力;建立健全教职工年度和聘期岗位聘任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准入条件和晋升标准;初步建立了教师分类管理和评聘体系;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达40%以上;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次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成功引进国家级人才1人,上海市高级人才4人,各类省部级以上人才达40余人。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育人合力日益增强。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任务,加强文化育人阵地建设,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学校围绕新校区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积极探索适应我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工程师文化。
学校快速发展中面临不少亟待破解的瓶颈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还不健全;校院两级权责关系不够明晰,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激励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学校分配制度、分类管理及考核不适应学校发展要求,激励效果不明显等。
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有待进一步凸显。学科专业方向聚焦不明显,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应用型专业建设的着力点还不明晰,与行业人才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与行业产业前沿技术、职业标准衔接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优化等。
学科建设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练。学科科研的竞争优势不明显,缺少高层次平台基地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不够明晰,导致资源投入聚焦度不显著,成效不突出。
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具有行业企业经验的高水平师资不足,难以适应高水平应用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师资队伍现状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及其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尚未形成推动学科专业发展的合力。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环境分析
“十三五”是学校开启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开局时期,大学发展将逐渐进入新常态,也将面临着改革攻坚新挑战。
高等教育分类管理需要学校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和发展路径。随着国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市《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实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朗。根据上海高等教育规划,我校明确了多科性、应用技术型的办学类型,如何立足这一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这一纵队的领头羊和全国应用型高校的示范高校,迫切需要学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明晰发展路径。
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将逐步由知识本位转向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需求导向,专业设置将更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与职业岗位联系密切,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要与岗位知识体系需求相适应。
城市发展战略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学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内涵。上海正在加快“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在工业中占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制造业、都市型工业、生活性服务业等领域的需求以及对城市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突出。这些转变迫切需要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并按照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要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及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变革传统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慕课、网络公开课等网络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学模式。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这就迫切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教学模式更加适应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三、发展目标和关键指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上海市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2014-2020)》《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坚持应用技术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办学定位
办学层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以专业学位硕士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探索工程博士联合培养模式,兼办高职高专,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以“本科水平、技术特长”为特征,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以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
服务面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服务长三角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发展目标:以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聚焦服务上海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引领支撑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能力,增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能力。到“十三五”末期,综合办学实力在上海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全国100所试点应用技术高校中位列前列,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30年,建成1-2个引领行业企业关键技术、3-4个支撑行业企业创新技术、若干个服务区域社会进步发展的学科平台;建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强的一线工程师的专业群;学校办学实力进入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初步建成一所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愿景:到本世纪中叶,学校整体实力稳定在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前列,建成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四)关键指标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关键指标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牵头部门 |
2018年节点指标 |
指标性质** |
1.学科专业 |
1.1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 |
学科办 |
|
预期 |
1.2新增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 |
学科办 |
2个 |
约束 |
1.3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 |
研究生部、学科办 |
3个 |
约束 |
1.4本科专业控制在50个左右,其中具有鲜明行业特色专业达20个 |
教务处 |
行业特色专业12个 |
约束 |
1.5建成协同创新平台50个以上,培育科技型公司5家 |
学科办、转移中心 |
平台30个,公司3个 |
约束 |
2.人才培养 |
2.1全日制在校规模20000人,其中本科生16500人,研究生1500人,专科生2000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50人 |
相关部门* |
|
约束 |
2.2国内一次性毕业专业对口率平均达75% |
学生处 |
|
预期 |
2.3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
教务处 |
|
预期 |
2.4新增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
教务处 |
|
约束 |
2.5新增市级优秀硕士论文数5篇 |
研究生部 |
|
预期 |
3.师资队伍 |
3.1国家级人才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部级”各类人才30人,其中全职在编人才20人 |
人事处 |
15人 |
预期 |
3.2新增具有行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市级技术技能大师)教师数30人 |
人事处 |
20人 |
预期 |
3.3“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50% |
人事处 |
50% |
约束 |
3.4半年以上海外学习及研修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20% |
人事处 |
18% |
约束 |
4.科学研究 |
4.1到2020年科研到款总经费达一亿元,其中横向经费6000万元 |
科技处 |
|
约束 |
4.2新增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 |
科技处 |
|
预期 |
4.3新增省部级成果奖4项/年,其中第一单位2项/年 |
科技处 |
|
约束 |
4.4年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5项 |
科技处 |
|
约束 |
4.5年专利转让项目数20项,五年内转化收入800万以上 |
转移中心 |
15项 |
约束 |
4.6年提供社会发展的咨询服务10次 |
科技处 |
8次 |
约束 |
5.国际化 |
5.1建成1套留学生培养全英语课程群,建成1个在留学生中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 |
国际交流处 |
1个 |
约束 |
5.2境外专业培训项目的引进实现零的突破 |
国际交流处 |
|
预期 |
5.3在校学历留学生超过150人,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学生占50% |
国际交流处 |
150人 |
约束 |
5.4海外交流学生数400人次/年,其中学分学习、实习人次140人 |
国际交流处 |
|
约束 |
*:教务处、研究生部、高职学院和国际交流处。
**:指标有约束和预期两类性质,约束类指须完成或到达或满足的指标,预期类指努力争取实现的指标。
关键指标由五大类24个指标组成,包括约束类指标16个和预期类指标8个,全部是可考核定量指标,大部分是竞争性指标,部分是极具挑战性指标。这套指标体系既体现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又凸显应用型办学的特征。因此,这套指标体系能够支撑学校的“十三五”发展目标。
(五)发展战略
特色立校:通过品牌专业的建设,凸显人才培养特色;采取错位竞争等方式,形成应用型学科发展特色。
人才强校:不仅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注重具有行业背景的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形成支撑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师资队伍。
协同发展:全方位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使学科发展直接与企业行业需求对接,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大学治理能力
1.1整体思路
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理念,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健全依法办学治校的制度体系;以学术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学术权力运行机制;以权责下放为重点,激发基层单位活力;以推进民主管理为核心,完善民主监督结构;以服务促发展为导向,构建社会参与学校治理的长效机制。
1.2 发展目标
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为契机,旨在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围绕大学章程,制定和完善专项配套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建立“1+1+X”的制度体系;立足校情,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扩大学院自主权,构建规范、灵活、高效、开放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1.3重点实施项目
建立健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按照《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章程》,全面梳理规章制度。制定针对现行制度的“废改立释”计划;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汇编公布制度;建立章程及制度实施监管机构,监督学校事务执行情况。
优化完善内部治理与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完善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书记办公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进一步促进校级会议决策规范化;构建包括学校党政负责人、教职工代表、行业企业代表、校友和社会知名人士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理事会制度;完善党代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运行机制。
实施校院两级分类管理。区分研究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等不同学院类型,针对各学院不同的目标任务,实施分类指导、分类考核、权责对等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学院明确与自身发展目标定位相一致的“十三五”总体建设目标任务、分年度目标任务。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明确学院在经费投入、人事聘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运行等方面所承担的权利和责任,学校对其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代会等制度。制定学院《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推进院务信息公开;强化纪、监、审对学院运行的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学术管理制度。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确保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学术事务管理中正常行使学术权利;梳理现行学术委员会学术管理职权,建立权力清单制度,适度增加学术管理职权,确保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决策、审议、评定、咨询等职权;全面制定选举制度、议事决策规则、例会制度、退出制度、质询制度。
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监督,推进民主办学。完善二级教代会职能,发挥广大教师职工的办学积极性;完善学生自主管理体制,落实师生民主办学的权利。
(二)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1整体思路
以“本科水平、技术特长”为特征,坚持“崇尚实践,回归工程,厚德精技,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按照“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相对接”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质量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共建联合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工作室、职业资格能力培训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力度,创建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激励机制。
2.2发展目标
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本科专业规模控制在50个左右。改造升级现有专业,建设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20个左右,动态调整或增设若干行业特色鲜明的目录外专业;实现若干个本科专业的国际化工程师认证;对标国际同类学校和专业,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互补、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互融”的一体化培养体系。
2.3重点实施项目及举措
建设应用型本科专业。以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委托课题“应用型专业设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引领,梳理和优化学校本科专业布局,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育20个左右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型专业。加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力度,再力争4-6个专业进入市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行列,推进完善“双证融通”培养机制。分批试点,以点带面,在专业认证方面取得突破。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的新机制,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工程。切实做好现有“贯通”教育改革试点,积极争取新的上海市级试点项目。充分利用委托管理中职、高职学校的行业基础和技能培养优势,发挥学校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以及继续教育的综合优势,在若干专业中构建中本、高本、本硕相衔接,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专业责任教授及核心课程教授团队。以实施“激励计划”为契机,引导各学院落实专业责任教授和核心课程教授制度,建设60个专业责任教授团队和300个核心课程教授团队。整合设计体现职业能力需求、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组成的课程群和由“核心技术+相关技术”组成的“技术包”,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线,相互支撑、相互交融、层层递进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跨学科的教学组织和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提升开设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新增专业课程300—500门。
提升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5门,新增优质通识教育课程80门,形成以“人文精神与明德修养、科学精神与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加大“三创”教育中心的建设力度,将创新创业创意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继续推进“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的学科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学生参与率提高到70%以上。发挥工程创新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试验田作用,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完善校企联席会议制度,与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和引领作用的企业、行业协会加强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鼓励和支持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建设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实验和教材建设,建成校企合作课程300门、实验200项和应用型教材60本。建设2-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0-1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造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和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推进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完善质量标准和保障工程。实施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着力提升专业与产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和质量等。以高等教育五位一体评估体系为指导,逐步建立健全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结果和学生发展满意度为主要依据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通过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将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各项制度措施常态化。建立校院两级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作用。继续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渐引入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三)构建全员育人环境,提升学生发展能力
3.1整体思路
围绕立德树人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学生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全员育人环境,建立大学生德育一体化新格局,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学工工作队伍;构建特色思政课程、“易班”与社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五大育人平台。
3.2发展目标
在学生德育、学风建设、第二课堂教育等方面形成特色和经验;加强创业创新和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一次性毕业专业对口率达75%;整体提升学生发展能力,重点提高学生价值观判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心理健康调适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第二课堂综合素质五项指标。
3.3重点实施项目及举措
构建全员育人环境,打造“德育一体化”格局。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学生辅导员队伍力量,成立德育研究中心;促进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发挥专业教师在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作用;以实施教师激励计划为契机,完善本科生培养系列导师制。
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实施“一个重点、三个品牌、五个计划”的辅导员发展战略,以提升辅导员科研素养、推进专家型辅导员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辅导员论坛、辅导员队伍建设月、辅导员工作室”三个品牌;通过“优选高进”计划、素质提升计划、激励管理计划、团队建设计划和职业发展计划,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重点建设10个以上的辅导员工作室,培养10名以上的学生工作研究与实践领域的辅导员专家队伍,人人参与工作室的研究、咨询服务与实践。积极拓展辅导员国际化视野,实施优秀辅导员赴境外学习访问计划。
着力打造五大育人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特色思政课程平台:优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将人文精神与明德修养、科学精神与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等博雅理念,融入“思政课”课堂和实践教学体系,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判断力。建设“易班”与社区教育平台:构建基于易班的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发挥思政线上平台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提升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能力。建设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平台:组建以生涯导师为核心、学院就业专项教师为主力、企业和社会人士为补充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团队”,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能力。建设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平台:将第二课堂学分逐步从4分提高至8分,实施“365青年成长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学位点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4.1整体思路
坚持“质量为本、勇于创新、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的理念,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具有应用技术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鼓励学术与应用并重、创新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布局合理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
4.2发展目标
适应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分阶段逐步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基本建成符合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2020年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研究生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积极探索开展博士层次(特别是工程博士)的联合培养工作。研究生总体规模达1500人,学术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比例达到1:1。
4.3重点实施项目及举措
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工程。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做好学位授权点的结构布局和规模的动态调整。授权点结构布局以分阶段增列为主,重点考虑学位点与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结合程度、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结合程度,并兼顾学位点的示范性和覆盖面。学位点的建设将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在人才培养方案、导师队伍、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改革。
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完善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学术学位注重学术创新能力评价,专业学位注重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不断强化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加强导师考核与管理,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国际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培育力度,实现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年均1篇的目标。
(五)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5.1整体思路
紧密围绕上海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凝练学科方向,构建以工为主,理、管、经、文、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分层分类实施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任务;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团队。
5.2发展目标
巩固香料重点学科优势,建设更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扩大对行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化妆品为主要方向,拓宽研究领域。聚焦光电子、太阳能等新兴产业中的光电材料,联合社会优质资源,推动材料学科快速发展。瞄准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型靶向药物研发,建设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化工学科对医药化工行业的支撑能力。协同机械、电气、信息、土木工程等学科力量,提升轨道交通领域中的技术开发水平及对轨道交通行业的显著支撑作用,使之逐步形成新的特色学科增长点。通过服务于上海大都市产业发展的需要,激发网络工程、生态园林、安全工程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动力;引导艺术、管理、文化产业、外语等人文社会学科,在保持自身学科特色的同时,与工科深度协同,构建适应现代城市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学科群,提升为政府、企业决策咨询的服务能力。
力争实现香料香精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突破;化学工程与技术晋升为Ⅰ类高原学科或高峰学科;新增若干个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建成50个以上的多层次多类型协同创新平台。学校科研水平及科技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到2020年科研到款总经费达一亿元,其中横向经费6000万元,努力新增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30项/年,专利转让项目数20项/年,五年内转化收入800万以上。
5.3重点实施项目及举措
高水平研究团队培育工程。紧紧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工作主线,以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以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为抓手,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领域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工程。制定合理政策,鼓励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技术转移中心的功能,推动学校科技资源与产业及资本的结合,搭建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紧密联系的协作平台。
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工程。调整科研考核评价政策,实行由注重项目经费向注重成果产出转变,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由粗放式评价向差异化、分类化评价转变,由短周期评价向合理周期评价转变,引导科技人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的层次和质量。
高峰高原学科培育工程。重点围绕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以及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做好化学工程与技术Ⅱ类高原学科建设,并力争2017年一轮评估后,建设层次提升到Ⅰ类高原或Ⅲ类高峰学科。积极推进培育重点建设学科入选Ⅳ类高峰学科建设。积极主动筹备学位点学科。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以培育国家和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平台为目标,重点推进上海市香料香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国家级工程中心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突破;加强化工、材料、机械、安全、艺术等学科资源的优化,积极培育省部级以上基地平台;推进上海市教委及服务区域和政府的重点基地建设。与地区政府、园区、社区、行业和企业等多主体建立协同合作关系,实现一个专业至少有一个支撑平台的发展目标。
(六)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提升行业和社会影响力
6.1整体思路
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服务中求支持,贡献后促发展。强化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开展决策咨询,为学习型社会提供继续教育等服务。
6.2发展目标
提升学科专业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能力,提升学科团队的技术转化能力,提升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培育科技型公司5家,成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规模达到年20000人次。
6.3重点实施项目及举措
推进产学研结合及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发挥学校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特色,加强与行业优势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发挥专利配套经费的激励作用,既增加专利的申请数量,又努力提高专利的授权数量,并且促进专利的产业化和提升专利的转化率,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
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接徐汇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聚焦漕河泾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软环境支撑需求和徐汇滨江文化产业带的产业聚集需求,发挥学校知识产权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文化艺术创意的积淀,主动服务,取得成效,得到发展。满足奉贤区经济发展的需求,聚焦东方美谷产业的软环境支撑需求和上海化工园区的配套水平提升,发挥学校香精、化妆品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化学工程、安全工程等学科的综合优势,主动对接,深度合作,取得双赢。
大力发展上海高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应技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继续与上海科学院合作,促进上海高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内各个项目有序推进,特别是在项目引入及开发、机制体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通过上海应技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的平台,充分利用国家及上海市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聚焦研究团队中的成熟技术,加速转化,每年成功转化科技公司一家以上。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根据上海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等需要,努力为社会提供各类高质量的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等继续教育服务。稳步扩大成人学历教育规模,积极扩大职业培训的类型和规模,形成继续教育的特色品牌和精品项目,提升继续教育能力和水平,满足学习型社会发展需求。
(七)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7.1整体思路
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为主线,围绕人才强校的核心战略,建立和完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推进“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建成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7.2发展目标
优化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两级管理运行模式,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和责任主体作用,激发学院发展动力,遵循“目标导向、过程监管、绩效评定”的原则,以责、权、利划分为核心,合理配置办学资源;完善分类指导和分类考核的人事聘任、考核、奖惩机制,激发教职工的活力。
7.3重点实施项目及举措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建立引进、培养、聘任、考核、职务晋升等系列制度,积极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实现 “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50%以上。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建立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实现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的双向聘用机制,试点开展教师离岗创业和到企业兼职。完善企业家和企业科研人员兼职制度,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达25%。
“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重点围绕学校“高峰高原”学科、国家及上海市工程中心、协同创新平台,引进国家级人才或省部级以上等拔尖人才20人。制定《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奖励办法》,通过表彰和鼓励在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调动各教学科研单位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促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引进海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取得学位的优秀留学人才,以及选派中青年教师赴海外研修,力争到2020年底,拥有海外学习及研修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0%以上。
完善教师分类管理体系。在制定每一位教师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基本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不同类别、不同类型人员的分类标准、评价体系和晋升通道,构建多元化的岗位聘用及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探索设立高级工程师等多元化专业技术岗位。试点代表作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分类评价,对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及科技创新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人才,开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绿色通道。建立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特区”,构建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灵活聘任机制,实施“非升即转”的用人机制。
(八)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影响力
8.1整体思路
以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为目标,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工作中,融入国际化办学元素,大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改善国际化办学的管理服务和保障条件。
8.2发展目标
提升学生国际化竞争能力、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化服务保障能力和提升校园国际文化氛围。实现引进境外专业培训项目零的突破,海外学习及研修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20%以上,建成1套留学生培养全英语课程群,建成1个在留学生中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实现海外交流学生数400人次/年,其中学期生学习、实习人数达140人,在校学历留学生超过150人,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学生占50%。
8.3重点实施项目及举措
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育工程。加强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指导和管理,主动拓展与国际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或国际著名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筹划成立中欧知识产权学院、中欧香精香料学院、中欧工程师学院,探索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高水平合作办学和境外专业培训模式,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工程。通过和国外知名、特色大学的深度合作,加强与国(境)外高校或机构联合共建教学、科研中心或实验室;完善教师出国访问制度,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国际科研合作,每年学校选派约15名中青年教师赴海外访学及研修。
国际化课程(全英语课程)建设计划。服务学校内涵建设,打造全英语课程平台,实施全外语授课课程(课程群)建设项目,建成1个在留学生中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1套满足外国交换生教育需要的全外语课程,提升国际教育、培训承接能力。重视外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课外语教学与外籍教师的短期讲学或报告相结合,使各专业开设的外语课程或讲座逐步增加。
留学生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留学生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改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教学、生活条件以及外事接待设施。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与当地政府和中资企业合作开展各类培训项目,努力实现在校学历留学生超过150人,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学生占50%以上。
学生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大学联合培养、校际交流、学生互换、实习见习等多种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海外学习、实习渠道,引导、鼓励优秀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和获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九)完善校园环境布局,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9.1整体思路
按照“一次规划、分次开发”的校园基本建设原则,以满足教学、科研基本需求为主,重点建设教室、教学实验用房、学生宿舍、留学生公寓、单身教师公寓及辅助用房等。注重学校软环境开发,突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景观感染力。
9.2发展目标
进一步完善奉贤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徐汇校区的功能定位,有序推进学校基本建设,充分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需求,明显提升办学环境,适应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与思路;在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服务层面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智慧校园;坚持不懈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9.3重点实施项目
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环境。加快奉贤校区三期工程建设,启用三期学生公寓、体育馆体育场,稳步推进特教大楼、综合实验楼建设;完善奉贤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积极谋划校园基本建设,扩充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及食堂等基本设施,完善科研和学生活动等保障设施;完善徐汇校区功能定位建设规划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把徐汇校区建设成为国际教育园区、艺术创意园区和科技创新园区。到2020年,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3万平方米左右,其中教学、行政及辅助用房42万平方米左右,学生宿舍为21万平方米,办学环境明显提升。
扎实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施网速提升与移动校园网覆盖工程、信息安全保障工程、数字化校园移动应用建设工程、校园云计算平台建设工程、数字资源与教学服务建设工程;以教学、科研文献信息需求为导向,丰富图书馆藏资源,形成馆藏特色,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多门类多载体多层面的档案资源体系。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学校文化建设始终。推进师生礼仪文化教育、校园特色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提高校园文化的整体格调。大力弘扬“明德·明学·明事”的校训和“厚德精技、砥砺知行”的校风,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十)创新党群工作模式,提高教职员工凝聚力
10.1整体思路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强化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教书育人的精神家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则,抓住关键少数,大力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
10.2 发展目标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持之以恒地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纪律保证。
10.3重点实施项目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教职员工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筑牢推进发展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加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学习研究,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按照从严管理干部的原则,严格按照法规规章和党的纪律,强化干部的组织纪律和组织观念;探索建立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权力清单模式,强化干部的目标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合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继续探索完善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政治引领,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做好在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一岗双责”,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统一领导,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健全集思想道德教育、权力运行监控、反腐倡廉制度于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加大源头防治腐败的力度;加强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不断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定期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通报有关情况,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好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的领导,使之成为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纽带;营造“人人努力,人人皆可发展”的校园氛围,增强教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和向心力,打造学校共同的精神家园。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十三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担任副组长,主要职责是部署规划的实施和调整,保证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对规划中的重点实施项目进行督查、绩效考核等,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规划推进情况。
(二)制度保障
建立实施规划的各层级的责任机制,明确责任目标和责任人;根据规划制定相应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较详尽的年度分解任务方案体系,并纳入职能部门和学院任期考核目标,建立相应的责任考核机制,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每年各学院和职能部门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总结,并接受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和校教代会的监督和评估。
(三)资金保障
为实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学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争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实现财政预算内拨款每年有一定比例的递增;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优先保障规划中提出的各项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经费需求,提高预算支出的相关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办学经费使用效率,为实现“把我校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这一目标顺利完成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