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information
新闻动态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刊发我校坚持“国际化应用型”特色办学实践的长篇文章

2010-10-11 13:41  点击:[] 字体: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特色发展纪实

  创办于1980年的浙江科技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建校30年来,历代科院人秉承“崇德、尚用、求真、创新”的校训,励精图治,逐步将学校建设成为以工科为主,集工、理、文、经济、管理、教育为一体的多学科高校。
  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从建校之初,学校就与德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办学经验,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形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秀人才。近年来,浙江科技学院在校党政班子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心聚力,务实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办学特色,取得显著的办学成绩。

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培养应用型人才
  浙江科技型学院工科特色鲜明,具有强大的工科专业优势,工科专业在所有专业中占到7成左右。欧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而德国的工程教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应用科学大学作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工程师”。建校之初,浙江科技学院就与德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引进了模块化课程体系、两个实践学期、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突出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
  该校机械学院在机械工程师培养中,设置机械设计、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模块、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模块、CAD/CAM模块、机电一体化模块等十余个模块。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自成体系且各自为政的现象,从而影响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学院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这种主题教学单位,借助于模块化这一手段,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将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课程设置的体系化,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而围绕模块教学目标,可以针对性地设置模块内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较好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一个模块通常都是跨学期的教学单元,围绕着同一主题,融合了课堂教学、练习、研讨、项目、实验等不同的教学形式。
  在专业阶段引入的“项目教学”,更是受到师生的欢迎。项目教学时结合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而进行课程设计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项目设计的题目来自企业,并与企业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从市场调研、设计、制作和作品展示的整个实战过程,并撰写项目设计论文。近年来,在开展项目教学过程中,中德两国专家、师生共同参与,分别与德国博世公司、杭州市旅游局、浙江雪豹皮衣有限公司、杭州喜得宝丝绸印染公司、苏泊尔电器等合作进行项目教学,此举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市场适应性都产生了显著效果。2009年,轻工学院包装专业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汽车急救包”设计,设计成果受企业高度认可,有毕业生当场被企业“定走”。与艺术学院多年进行项目教学合作的雪豹皮衣,每年都将部分教学成果转为生产实际。经过项目教学“真刀真枪”的磨练,艺术学院毕业中走出了两名“全国十佳设计师”。
  一方面借鉴吸收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另一方面,浙江科技学院还将学生送出国门,实地享受德国工程教育。学校先后与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7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开展了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项目学生在浙江科技学院学习两年后派至德国合作院校继续学业,最终可获得两国学校学历。自2002年起,已有600多位学生走出国门,不少学生毕业后留在德国就业或继续深造,回到国内的学生活跃在中德科技交流、经贸合作的第一线,大多数毕业生在跨国企业、德资企业或中德合资企业中工作。
  在学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模式的同时,学校近年来不断深化与德合作内涵。由学校发起的“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中德高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已有33所两国高校加入,学校作为教育部确定的论坛基地建设单位成为了国内高校对德合作的一个窗口。

             以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从与德合作到国际合作,在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国际交流合作入主流”已成为浙江科技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高度共识。校党委书记徐志平强调,要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改进我校人才培养,以国际合作项目为建设平台,从教学、师资、科研等整体凸现“高水平应用型”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能力。近年来,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开始出现三个积极转变:从被动受援向主动合作转变;从宏观借鉴向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转变;从侧重人才培养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转变。国际合作办学尤其在办学“生命线”教学上取得积极成效。 
  学校目前已与30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澳班)已运行6年,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土木3个专业的全英文授课国际班,中外学生同堂学习,也收到良好反响。这些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参考国外大学先进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出国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引进思考性、创新性、自主性、过程性的教学方法。参加“不出国的留学”的学生普遍反映,学过的知识记得牢,用得上,动手实践能力强,英语水平明显提高,团队协作好。2010届中澳班毕业生周丽丽顺利进入外企工作,刚毕业月薪就达6000元。中澳班注重过程考核,专业课主干课程采用澳方原版教材,周丽丽将自己的“高薪”归功于这种“不出国的留学”。而国际班除了中外学生同堂学习外,最大的特色是全小班化、案例化教学,师生可以充分交流,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
  在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上,浙江科技学院更加重视将合作办学项目的成果辐射到全校其他专业,利用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改进学校人才培养。国贸专业所在的经管学院将将国际班的教学模式向双语课程(群)推广。中澳班“过程考核”促进了大学英语课程教改深化,并在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等专业大力推广, “一考定终生” 不再。国际合作项目已成为学校教改的一个强力推手。目前,学校正在积极申报新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还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渠道。去年9月,第一所与国外院校合建的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克鲁日巴比什-波雅依大学揭牌,在一年的运行中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欢迎。目前,学校正积极争取在德国建设第二所孔子学院。
  通过长期的国际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渗透和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基础和动力,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
 
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大力推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今年7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全国有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该计划的高校,浙江科技学院是试点的1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学校选择了办学基础较好,师资力量强,与行业合作紧密,具备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基础的专业进行试点。
  试点专业实施“3+1”培养模式,即学生3 年在校学习,累计1 年在企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各专业根据所依托的行业对应用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定各试点专业应用型(制造、施工、运行)工程师要掌握、熟习、了解的有关工程制造、施工、运行等技术的素质能力标准,并确定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企业经营素养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重点是引进、消化、吸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应用工程师的具体方案,并根据我国实际进行创新。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应用型工程师成功之处,就是将校企合作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多年来,浙江科技学院在应用人才培养中将校企合作作为强化实践教学的突破口,着力加强校企合作,建工学院与浙江建设投资集团合作开设土建类“建工班”,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订单式培养。学校在20 多家企事业,行业协会建立了教师实践进修基地,建立学校外实习、就业基地300 多个,将两个实践学期落在实处,实现学生“学以致用”、与企业无缝接轨。
  2007 年学校确立了“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教育理念和“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改革要求,制定了“133226”培养体系改革方案,即牢固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1 个理念,明确知识、能力、素质3 个方面的培养要求,构建基础、拓展、复合3 个课程层次和教学要求,开展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2 项教育合作,完善“双师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2 项保障,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教学管理与组织方式改革等方面开展6 项教学改革。今年以来,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为契机,学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厘清人才培养内涵,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高水平应用型”的教育教学框架体系,并从制度设计上确保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特色得以贯彻落实。如今,工科的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35%,选修课从总课程的5—10%扩展至40%,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
  针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具体要求是什么”、“怎样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等教改关键点,各专业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教育教学中出现“文本模式”向“实践模式”、“接受模式”向“探究模式”的一系列转变。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强化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学校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仅2009年,参与学生就超过5000人次,学科竞赛成绩持续保持在浙江省高校前列。参加化工设计竞赛的大三潘卫春说:“备战竞赛两个月,系统回顾了学过的知识,知道了这些知识要如何用起来。”学科竞赛也从第二课堂进入第一课堂。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将“创意杭州”设计大赛、中国五金杯产品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导入“产品设计”、“专题设计”等专业课程,学生积极参与并将作品申报专利,2009年申报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超过300项。
  学校还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在工科专业实验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接近50%。机械学院在2008版培养方案中,打破原有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取消所有课程实验,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加以整合,建立材料性能、机械零部件、机械系统性能三大实验模块。优化实验内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信息学院打破各实验室分散设置、互为壁垒、功能不完善的布局,将功能相近的教学实验室合并调整,向所有相关专业学生开放。
  “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和欢迎,浙江科技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保持92%以上,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7%。

               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浙江科技学院院长杜卫教授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地方、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文化支持,才能在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优势,赢得发展动力。
  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后,浙江省中小企业急需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打造低碳经济。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浙江科技学院各学科掀起下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的热潮。以教授、博士为主的近百名教师分赴杭州、金华、衢州、嘉兴、温州等地区,联手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立足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开展科技战略和技术创新头脑风暴,提供行业企业发展咨询和中长期规划服务,帮助确定年度科技攻关项目。
  造纸行业是富阳市传统产业,由于高耗、污染大,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经实地考察,学校特聘教授、造纸专家胡开堂作为技术负责人与富阳市科技局、造纸企业一起制订行业可持续发展方案,把“三废”彻底转化成无害化、资源化、低碳化。机械、电气学院发挥高校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帮助杭州方圆制订一揽子发展计划,校企合作在国外设立塑机研究所;通过科技攻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金量和竞争力;联合申报各级政府科研项目;输送企业所需人才。学校与永康市、武义县等10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帮助衢州市规划了5个科技项目。
  浙江科技学院与西门子、中国巨邦、浙江电气行业等单位共建20余家科技研发中心,学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大为提升,合作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明显提高。仅2009年,学校与10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全年科研总经费的70%来自校企合作的横向课题。
  学校建立并实施了青年教师进企事业单位实践进修制度,要求青年教师通过企业锻炼、进行应用型科技开发等途径,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了解第五产业发展最新动向。今年1月底,学校一次性选派机械、艺术、电气、生化和轻工学院等11位青年教师赴嘉兴秀洲区企业挂职服务一年。这些尝试,一方面提高了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弦歌不缀,春华秋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正激励着浙科院人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迈向更辉煌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