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 教育之弦 2017年12月26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具有深远意义。“产教融合”的“产”指产业,“教”指教育。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主任陈锋认为:“校企合作是手段,产教融合是结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质量是关键。即日起,教育之弦将陆续刊发“双一流”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中高职院校解读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案例,敬请关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引企入教”“引企入研”的校企合作新景观
引企入教
即吸纳引入优秀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推进面向企业的教育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企入教,可以汇集校内外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是紧密连接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北航与中国商飞合办“大飞机班”,与中航工业共建国家“试点学院”,促进生产任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完善创新创业和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能力。
引企入研
即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协同科技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是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最终要通过市场化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引企入研,可能提升校企协同科技创新的深度和维度。北航与中国工程院联合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出相关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咨询研究机构;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等飞机和发动机设计制造企业、院所共建产学研联盟,有效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参与发起成立“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云产业联盟”等,成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北京林业大学
“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产教融合是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连接,推动了高校源源不断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构建“双循环双转化”体制机制:探索校内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长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循环;构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体制机制,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模式的外循环。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形成的内部循环成果,转化为服务于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的智力供给;将社会服务中获取的资源、信息、技术和成果,转化为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效资源。
“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对内打通科教结合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促进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育人质量水平;对外建立与政府、产业(企业)和用户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融合关系,汇聚各类社会资源,为拓展育人空间、激发创新活力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载体和平台,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学校先后与地方政府、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及研究机构等38个单位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了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主,包括产学研联盟、实践基地、工程(技术、实验室)中心等在内的多种创新联合体,大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知识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云南大学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云南大学抓住“边、地、民、亚”的特点,其研究成果“高原湖泊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及阳宗海砷污染治理”,成为攻克高原湖泊污染治理难题的国际典范;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河流生态安全维护理论体系,为解决西南水电开发生态约束和周边国家跨境纷争提供了科技支撑;民族政治学、边疆治理、能源政治等领域的原创性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国家边疆稳定、民族繁荣、社会和谐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四位一体”实施学科体系整体提升计划
围绕云南省特有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推动“两大转化”,即将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学科优势,再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并实施了一流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基础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四位一体”的学科体系整体提升计划,分类型分层次开展学科建设。
“四个育人”创新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协同育人、实践育人为内核,科研育人、文化育人为两翼的“四个育人”理念,构建“知识探究、能力提升、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符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协同育人重在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践育人则引导“文科学生走进研究室,走向社会;理工科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企业”,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需求。
“四制并举”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体制机制、行政管理、资源募集配置“四制并举”,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先进制度体系。以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为重点,做好引人、育人和用人三篇文章,构筑区域人才高地,支撑产业发展;通过创新科研组织形式,调整、优化科研机构,建设卓越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以《云南大学章程》为统领的规范、统一、完善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校友资源、对口帮扶资源、国际资源“三大资源筹集网络”,建设人才资源、项目储备、发展信息“三大资源库”,全面提升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整合能力。
西北大学
着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培育学科新增长点,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推动实施“学科+”行动计划,引导和支持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文理交叉、理工互动,形成集群效应。学校通过健全学科链-产业链-创新链贯通机制,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教融合示范区,构建了与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相对接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构筑产教融合框架体系,突破产教融合瓶颈
重点打造能源化工和生物医药两个特色产教融合发展方向,形成“双龙头”牵引模式,与国有龙头企业延长石油集团共建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民营龙头企业金花控股集团筹建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共建沣西特色小镇。“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按照产业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问题,双方共同引进“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围绕企业技术攻关任务开展工作,实行“双导师”选聘,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产出成果由企业优先使用和转化,转化收益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知识产权及政府奖励由双方共同提出申请,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归属,打破传统校企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实现了研发优势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统筹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成果转化新模式
针对成熟的科技成果,构建由“新型研发平台+专业孵化器+校园众创空间+微种子基金+成果推广平台”组成的“五位一体”转化新模式予以推广;针对校内优势学科,建立成果转化清单,设立成果转化培育项目。打造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高技术转移创新研究院,引进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团队,为教师配备运作基金、提供中介服务的成果转化“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