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前沿动态
专题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一致性建构的科教融合模式研究

2018-11-19 09:16  点击:[] 字体:

                                来源:周湘林 杜梦琦 《中国高校科技》2018年第10期                     


自高等教育扩招后,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内部装修”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这实际上就是在强调科教融合。客观上,科教融合也确实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而多数高校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却仍然貌合神离。高校分别做好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容易,如迎轻风;将两者融合,使两者互为依托、互为动力、协同发展却很难,如顶狂澜。将高校优质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是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而关键的命题。

科教融合的理念由来已久,19世纪初,德国学者洪堡提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是科教融合的雏形;19世纪下半叶,美国学者吉尔曼提出在研究生院中实施洪堡原则,使科教融合得到具体应用;20世纪末,美国学者博耶提出了“教学即学术”的理论,是对现代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进行的新探索,对后世具有深刻的影响。学界在科教融合方面的文献主要有理论探讨研究和案例描述研究两类,以前者居多,主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路径从理论层面对科教融合进行分析;后者较少,主要以案例为载体阐释科教融合。上述两类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二者究竟怎么融合却少有透彻的分析。本研究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剖析科教融合过程及其带来的启示。

                                            1  理论基础及基本假设                                               

科教融合,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过程,就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层面而言,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使得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确有提高,学生能真正吸收科研成果并学以致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科教融合的内涵、外延、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本研究中的一致性建构正是集一致性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学术理论和科研—教学连接体理论于一体的理念,从联系的角度、学习者角度、教学者角度、教学角度、知识角度、科教共同体角度对科教融合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诠释,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第一,一致性理论。一致性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评价专家韦伯,到目前为止,他关于一致性的界定基本上已经成为该领域其他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韦伯认为,一致性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一致程度,即事物的所有或部分元素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指向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实现这种一致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第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先驱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意大利的哲学家詹巴蒂斯塔·维柯,而建构主义作为西方的一种认知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当代的建构主义理论则在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等人的思想理论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对事物认识的个体性、学习者的主动性、前后经验的联系性、学习过程对新旧经验的双重建构性等观点。

第三,教学学术理论。20世纪末,美国学者博耶在《反思学术》中提出“教学学术”的概念,即把教学视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大学学术活动。他把探究性学术分为四类:发现(学科知识的发展)、整合(将研究发现置于更广泛的背景,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应用(将通过发现和整合获得的结果运用到解决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中)、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专门知识、形成专门技能和态度)。博耶认为这四种学术在大学中具有同等的价值。其中教学学术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教师将自己的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转化为教案和讲义;能够运用科研成果解决社会问题;教师将其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经验性知识四个方面。将这四个方面融会贯通,落到实处,能够缩短课程与实践的距离,做到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相融合。

第四,科研—教学连接体理论。澳大利亚学者鲁斯·纽曼提出的“科研—教学连接体”揭示了科研融入教学的途径。他提出“科研—教学连接体”的两种联系:有形和无形。有形的联系包括“高级知识”和“科研技能”,即传递经过初步整理和形成文本的材料;无形的联系则是“传递一种对知识表示疑问和批评的态度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态度”。鲁斯·纽曼认为,只有通过参与科研,才能获得科学对待知识的方法和态度,因为无形知识的传递不像有形知识那样直接明了,它不能被正式地界定和公开施教,而是属于缄默状态的知识,它主要存在于科研集体和科教共同体中的师生关系中。

综上可见,一致性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要义共同指向各事物或事物各要素间的联系,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学术理论和科研—教学连接体理论则从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相互融合的视角,强调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据此,本研究提出“科研—课程—教学—学习”的一致性建构,即科研、课程、教学、学习组成一个有逻辑顺序的联系体,并重点指向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相互融合。其基本观点如下:第一,从教师层面而言,教师对发现学术、整合学术、应用学术和教学学术同等重视并综合有效运用,从而有力促进科教融合;第二,从过程层面而言,教师在科学研究中正面的研究态度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性,构建起把科研与学习连接起来的教学模式,形成“科研—课程—教学—学习”的科教共同体,达到科教融合的境地。

                                              2  科教融合具体案例描述

本研究访谈了科教融合的成功实践者Z教授。Z教授致力于研究营销风险管理近20年,成果丰硕,效果显著,为科教融合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开拓了一条成功实现科教融合的现实路径。本研究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与Z教授的访谈内容、Z教授的文章——《“营销风险管理”课程信息化改造的内容和研究思路》和《企业营销风险形成机理研究》、Z教授提供的相关报告材料等。

本案例描述的是Z教授将他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业实践和高校教学中去的实例,并根据他的经历以及访谈内容,从教师个人和学校、院系两个层面来论述。

3.1教师个人在探索实践科教融合中的举措

从具体的教学层面而言,促进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相融合需要教师的大胆创新和不懈努力,充分发挥科研育人性以及教学的研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性思维,承担连接科研与教学的主要任务。

本案例中Z教授实现科教融合的路径可归纳为13个具体的步骤:①实践中发现问题→②研究问题、解决问题→③形成理论、写成文章→④出版专著→⑤开发软件→⑥国家推广→⑦企业应用→⑧国家支持→⑨教学改革研究→⑩专著改编成教材→⑪开发教学软件→⑫教育部推广→⑬高校应用。

具体情况如下:

①实践中发现问题:由政而商、由商而政、由政而文的Z教授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又是风险经济”的观点,他发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任何经济行为都会涉及风险问题,而避免风险比获取超常收益更加重要,基于此,Z教授开始了关于“企业营销风险形成机理”以及“如何预警与防范营销风险”的研究。

②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三年的时间,Z教授调研了一百多家企业,获得了一手资料和积累,使得他对企业营销风险形成机理以及如何预警与防范风险有了系统的思考。

③形成理论、写成文章:Z教授自1998年对营销风险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1999年承担了原国家经贸委重点课题《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研究》,2001年6月初步创立了营销风险管理的知识体系,开发的《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此项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实用性强,具有示范意义。

④出版专著:Z教授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的专著,书中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我国企业管理实际相匹配,对指导企业营销风险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⑤开发软件:在《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Z教授主持开发了《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管理软件,该管理软件在2002年实现了产业转化,此套系统的实施是对企业营销行为的全面规范,使企业工作流程更为流畅,营销决策更具科学性。

⑥国家推广:《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管理软件被科技部列为2002-2004年度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数十家企业应用后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于2003年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于2004年获“第二届中国运筹应用奖”二等奖。

⑦企业应用:《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系列成果不仅能够对企业营销风险起到预警与防范作用,而且对规范企业营销管理乃至整体经营活动都能发挥一定的效用,这些成果在煤炭、建材、化工、汽车、机械、电子、医药、酿酒等行业中数十家企业的实施,对提高我国企业营销管理水平,防范营销风险发挥了示范作用,具有实践意义和经济价值。

⑧国家支持:《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系列成果在企业应用后,国家也建议把专著改编为教材,编成后,又把教材补充到了我国面向21世纪教材之中,并且将其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精品课程。

⑨教学改革研究:Z教授一边将传统的“营销风险管理”课程向信息化转化,一边致力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他结合启发式探讨式教学、模拟教学、投入循环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形成具有多维度目标、多样化资源形态和生成性课程内容的立体课程。

⑩专著改编教材:Z教授编写了“营销风险管理”课程纸质版教材,目前已出到第四版,又根据新编纸质教材的内容,利用先进的手段和开发平台对《营销风险管理CAI教学课件》进行了修订,出版了与教材配套的网络版教学课件。

⑪开发教学软件:升级研发《营销风险管理教学实验软件》,并编写了《营销风险管理教学实验软件操作手册》。

⑫教育部推广:Z教授开发的一系列教学软件在2010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201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时,该系统被教育部列入“使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重大教学改革试点,由国内22所高校的50多位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团队积极合作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被教育部推广,目前有100余所高校在教学中使用。

⑬高校应用:如何将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是科教融合中的关键,系列教学软件在试点后被教育部推广,目前有100余所高校在教学中使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Z教授将研发成果通过信息化工具的转化应用于教学就是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现实体现,其意义在于探索出了“理论+软件”的教学方式,并强调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3.2学校、院系促进科教融合的组织作用

科教融合内涵丰富、体系复杂,其发展单单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学校和院系层面的组织支持。

在制度层面,不可单纯强调论文贡献。现在高校用发文章多少来作为评定教师的标准会产生许多问题,比如导致教师为完成指标而做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或导致教师偏重科研而忽略教学,科教失衡。因此,应该把教师评价指标综合化、多样化,并鼓励教师多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多做利于学生切实发展的工作。

在管理层面,高校需要有兼容并包的思想。Z教授当年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课程冒了很大的风险,在将《营销风险》这门自己开设的课程引进课堂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学校领导不敢盲目鼓励,但是默许了这位一心为学生着想的老师的大胆探索。后来,创新性的教学慢慢有了成效,国家也把《营销风险管理》的教材编写列入了教学计划,学校高层才逐步予以支持。显然,管理层面的支持正是新课程顺利展开和发展的保障,也是教师教学信心和创新力的不竭动力。

可见,要促进科教融合,不仅需要教师有进行创新和探索的勇气,而且需要院校等管理层去包容、鼓励、倡导创新,为新的科研、教学的想法和行为提供可发挥的空间和合理的制度。能源源不断地开设出新课程的大学才是包容性的、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好大学,才能为孕育科教融合提供优渥的土壤。

                                                3 案例分析及假设修正

Z教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科教融合的具体路径,值得认真归纳总结与分析。

4.1从问题出发,充分体现教学学术理论的内涵

Z教授的实践经历充分体现出教学学术理论的内涵及其运用。从发现学术的角度,Z教授发现的营销风险管理问题来自于实践,研究的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不仅符合“发现学术”的初衷,并且有进一步的深化,能够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的螺旋式上升,而不是凭空想象、为学术而学术。从整合学术的角度,Z教授在进行科学研究后形成系统的、有规律的理论,形成专著、应用软件等成果,能够解决社会普遍性问题,完美诠释了整合学术——将研究发现置于更广泛的背景,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的内涵。从应用学术的角度,Z教授得出研究成果后并没有急于教授学生,而是将其理论成果应用于社会中去解决最初要解决的问题,见其成效后才广泛应用于教学。这种“先检验再应用”的方式将通过发现和整合获得的结果运用到解决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中去,体现了“应用学术”的内涵。“应用”这一环节的落实体现了科学研究具有客观性,必须经得起反复验证的特征,这一做法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到理论的高层次复归,其背后更体现了学术的科学性、严谨性、完整性以及科研素养和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从教学学术的角度,Z教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就微观层面而言,将得到实践验证的成果作为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学生,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链接才能够完成,这是科教融合的最后一环,也是重要的目的之一;就宏观层面而言,完成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且教育部将其教材和教学软件推而广之,应用于国内多个高校,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对发现学术、整合学术、应用学术和教学学术同等重视并综合有效运用,将极大地促进科教融合。

4.2形成科教共同体,有力促进科教融合

科教共同体的形成,能超越知识传递的层面,有力促进科教融合。在科研态度方面,是Z教授的求学探索的精神和以此形成的学习氛围,培养和塑造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习惯和科研品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配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Z教授建立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在开发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中,融合了多种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媒体工具,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仿真的情境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积极性高,他们普遍认为该课程非常贴近实际,对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针对部分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特点,让学生先注册模拟公司,并要求学生角色定位和转换,实现模拟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模拟实际数据困难的情况,项目组专门从企业获取了四个行业的实际资料,供学生参照使用,使得教学更贴近实践。学生普遍反映对信息化教学实验模拟的主动性较强、效果好。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态度以及凝结着科研血汗的知识技能时刻发挥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作用,授之以渔,受用终生。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已经可以做到许多人类无法为之,在人工智能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打破旧格局的今天,教育更应该关注的是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而科研与教学连接的意义就在于:在教师积极的研究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科教共同体是传递缄默知识的主要载体,它使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使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使能力与知识融会贯通。

4.3突出“应用”与“开发”,“研-用-教-学”一致性贯通

通过对案例的匹配性分析,本研究最初提出的“科研—课程—教学—学习”的一致性建构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本案例中的科教融合实践过程,而修正为“科研—应用—信息化工具开发—教与学”的一致性建构模式则更加完善。案例描述中的13个环节分别可归为四个部分:第一,科研,包括①实践中发现问题,②研究问题、解决问题,③形成理论、写成文章,④出版专著;第二,应用,包括⑥国家推广,⑦企业应用,⑧国家支持,⑫教育部推广;第三,开发,包括⑤开发软件,⑪开发教学软件;第四,教与学,包括⑨教学改革研究,⑩专著改编成教材,⑬高校应用。

在“科研—课程—教学—学习”的一致性建构模式中,科研成果是不是正确?能不能够应用于教学?有多大价值,值不值得作为培养人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如何突破传统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个模式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而“科研—应用—信息化工具开发—教与学”的一致性建构却能够更好地诠释以上问题。从实践中发现社会亟需解决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后形成系统的、有规律的理论,再将理论成果应用于社会中去解决最初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有成效,才可以作为课程内容进行教授和传播。“应用”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体现在科学研究具有客观性,必须得到论证。同时,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路径,这样做一方面提出了开创性的理论方法和管理工具,同时在实施这一理论方法和工具时,会遇到更多的深层次问题,反过来促进更深入的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促进。“信息化工具的开发”是弥补传统教学不足、促使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真正相融合的关键一环:第一,信息化教学软件采用网络版,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二,信息化教学软件通过动画模拟,将抽象的无法亲身感知的现象真实地模拟出来,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借助新的教学工具,能够创造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达到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素质与人格相互统一。

因此,将“科研—课程—教学—学习”的一致性建构修正为“科研—应用—信息化工具开发—教与学”的一致性建构,正是为了强调科研成果的检验和教学中信息化工具的开发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实质性地推进科教融合。

                                          4 促进科教融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上述案例描述与分析,有利于促进对科教融合具体形式认识的深化。在未来相关研究与实践中,本案例凸显的诸多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5.1高度重视和自觉运用教学学术理论

教师对发现学术、整合学术、应用学术和教学学术并重运用,能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科学研究系统地建立问题之间更加广泛的联系,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科研成果的科学性,最后将经过检验的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这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科教融合链”,促进科教融合的发展。

5.2培育科教共同体,发挥科研的育人性

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学习态度,能够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性,构建起把课程和科研联系起来的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科研共同体。与纯粹以知识转移为主的课堂育人不同,科研育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更重视培养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事业心。

5.3时间是科教容合众重要一环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必须贯穿科教融合始终的理念和行动。科学研究的问题一定是从现实中来,在实践中发现企业、社会中亟需解决的普遍性问题,精准聚焦问题对象的需求点,就是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如若解决,则横向纵向问题一箭双雕,效率极高。再者,对科研成果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用理论手段或者实验,检验科研成果的想法、假设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果才能够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

5.4外部环境对科教融合产生重要影响

科教融合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更需要优化的制度设计、学校和院系鼓励创新、新课程的开设等等。一方面,对于科研是“重视对科学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文献成果展现”的理解太过片面。事实上,广义的科研内涵很广泛,不可界定过死,徒增“学术GDP”。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推广、文化和科技传播、学风建设,以及教师对于教学的研究等等,都应该是高校科研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大学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内容,大学强调学术性、开放性,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倡导、鼓励、包容教师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中的新的尝试,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氛围是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必要条件。

5.5设立学分制的选课模式有利于科教融合

学术自由、创新开放的科研环境是科教融合的必要条件,学分制选课模式的设立也有利于科教融合。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规定毕业的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完全学分制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学分制设立的前提条件是学校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这本是科学研究极大发展并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体现,所以能够实行学分制是学校的科教融合高水平的体现。另一方面,设立学分制意味着学生可以在海量的课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点,引起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的动力,其成果又可以反哺科学研究。

总之,在高等学校,育人为本,科研是魂。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产生的一定是“1+1﹥2”的效果。科学研究绝不仅仅局限于产生惊世成果,整理资料、归纳解读、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成果的推广转化、科研育人、促进学风校风的建设等等都是科学研究,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这些都是值得努力探索的方向。况且,科学研究本就是一个不断纠偏试错的过程,成功有成功的收获,失败有失败的借鉴,科研是创新的一个过程和手段,它的育人性始终在发挥作用。所以,教师个体应该大胆创新、勇于尝试;院校要兼容并包,让旧真理、新洪水猛兽都能在开放包容的羽翼下自由发展,同时保证财力的投入,搭建支撑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硬软件平台。促进科教融合,重在实践,科学成果运用于教学,则应善假于信息化教学工具,将科教融合上升为办学理念,内化为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本就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