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前沿动态
前沿动态
专题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网站首页 > 高教研究 > 前沿动态 > 正文
> 正文

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指引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18-12-10 14:20  点击:[] 字体:

                                                           文章来源:王定华    中国高教研究  2018年12月8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分别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论断。所谓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不单纯以规模扩大和数量增长为发展要素,而是以高等教育本质属性要求及高等教育内部诸要素有效开发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具有规模适度、结构协调、质量提高、品质提升等显著特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谋篇布局高等教育繁荣,投入得以加大,容量又有增加,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2012年增加189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779万人,比2012年增加454万人,增长13.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比2012年提高15.7%,已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定的40%的目标。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已经达到842.1万人,比2012年增加94.3万人,增长12.7%,其中,招收普通本专科生761.49万人,硕士生72.22万人,博士生8.39万人。毕业生规模达793.6万人,比2012年增加120.2万人,增长17.9%。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为我国高等教育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创新驱动战略、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日益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站在了由大向强的转折关头。在这个非凡历史起点上,围绕着提质增效、改革创新主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2018年9月10—11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分析研究我国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做出重大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炼了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九个坚持”,对高等教育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进行了阐述。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分析和认识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拓宽了视域,启迪了思索,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前提

    (一)抓好党的政治建设

  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新时代应当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支持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定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奠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建立健全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首先,坚持党管办学方向。把坚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职责任务抓紧抓好,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校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谋划推进、保障落实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项,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其次,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立足新时代,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应把好政治关。加强对学术组织、学生社团的引导,规范其健康有序开展活动,管好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再次,坚持党管人才工作。按照既讲政治又懂教育的标准,着力在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优化结构、储备人才上下功夫,使那些政治上敢担当、能担当、有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吸纳和政治引领,从培育导向到遴选标准,从使用方式到监督管理,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要求人才有才,更需要人才有德,有信仰,有公心,有情怀。

  (二)理顺大学决策机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2014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这一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形成党政合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造就高水平一代新人。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规约和保障作用,努力建立健全党委全面抓总、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首先,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凡是涉及重要人员使用、重要人才使用、重要阵地建设、重大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重大评价评奖活动等工作,都要根据党的决策部署和各项规定,经学校常委会研究决定,保证高校党委对本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其次,完善民主议事机制。细化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议事范围、议事主体、议事程序以及议题的提出和确定、讨论的程序、表决的方式。再次,建立沟通谈心机制。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同心同德,团结协同,相互补台。党委书记和校长应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坦诚相见,切实做到日常工作定期沟通、重要决策事先沟通、紧急事项及时沟通,努力营造团结共事的正能量。

(三)选好用好管好干部

     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政治过硬、品德优良、业务精湛、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各类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把教师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把广大师生最广泛地凝聚团结起来。学校党组织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给学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学校要防止微腐败,教师违规收受礼金礼品、教师与校外机构进行勾连、高校经费管理、考试招生、选人用人、科研项目、附属医院等方面,都要防控风险。

  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是其核心使命、核心价值所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把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要做到育人和育才的辩证统一。

  (一)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从教育的使命来讲,大学应以立德为根本。首先,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德者,才之帅也”。蔡元培也曾指出德育缺失的后果:“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人才首先要有为人处世之德,然后才会有成事济世之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其次,把握好大德、公德、私德的辩证关系。钱穆先生分析古人的道德实践路径时说:“《大学》直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而归宿到‘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亦言:“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远者大者。”对于有思想、有个性、有见识的青年大学生,德育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只有教会学生善于与人相处,学会理解、宽容、沟通、合作,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以品德润身、有公德善心、用大德铸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再次,把握德育的时代内涵。从现实的情况来讲,当前,思想文化大激荡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面临严峻挑战,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等思潮对青年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应当分析本来的,鉴别外来的,消化内生的,纠正失误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走出思想误区,澄清模糊认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育才之要,重在能力提升

 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者认为新时代智育应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学习知识是本职。青少年学生应珍惜光阴,心无旁骛,如饥似渴学习知识。既重视宽度,又重视深度;既掌握知识,又形成见识;既把握特点,又洞悉规律;既勤于学习,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第二,立足国情是使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激发好奇心、想象力。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第三,全球视野是站位。关注世界形势和发展变化,开阔学生视野,借鉴异域长处,摒弃腐朽思想。第四,奋斗精神是动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精神。鼓励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懂得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力求敢于担当、不懈奋斗,从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三)育生之要,重在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只是学生认知的结果,也往往以学生各种各样的体验为基础,当感同身受、深切体验时,会把感情也融入于认识之中,使知识更容易影响到素质。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应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德智体美劳应五育并举,不能偏废,这是贯彻教育方针的体现。以外语类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必须突出以人为本,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同时,还必须身体健、意志坚、会动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注重宽口径、厚基础,推动偏重外语技能性训练向外语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转变,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共通。

三、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在新时代,必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这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因而,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求,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教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加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崇德正心,注重品格塑造,涵养道德情操,常“照镜子”,勤“扫灰尘”,清除思想邪气,滋养浩然正气,远离浅薄俗气,守住尊严骨气,使理想更坚定、追求更高尚、情趣更健康。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爱岗敬业、仁而爱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爱育爱、以爱化人,浇灌学生心灵之花美丽绽放,滋润学生人格之树健康常青。创新师德教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加强引领,注意感召,积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同时也要强化师德监督查处,列出师德考核负面清单,让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行为无处遁形。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正发生革命性变化。这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师从事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南。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除教学方法、研究能力等基础培训外,重在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精准施策,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作用。以外语类专业教师为例,《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这意味着,外语类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外语水平和教学能力,还需具备相关学科的知识。高校在组织外语专业类教师培训中,应侧重于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跨文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等相关学科知识培训,拓宽教师职业发展路径,使其更好服务于外语类专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

(三)改进教师考核评价

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构建以育人为核心的高校教育教学文化。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纠正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考核评价政策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因而有必要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构建以育人为核心的高校教育教学文化。加强师德考核力度,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首位,严把选聘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关。突出教育教学业绩,严格教育教学工作量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强化课堂教学纪律考核。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注重对科研成果转化业绩考核。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成果轻教学实绩的评价取向,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本科优秀教学奖、教育教学成果奖,开展最受学生喜爱教师评选,开辟教学型教授职称评聘,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成立本科教育专家委员会,加大对教材、咨询报告等成果认定,这些措施促进形成了注重教学的氛围,有的教师还因此跻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四、坚持特色优势定位、融入国家现代化大局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高等教育担负着知识传递、生产、积累、创新、应用的职能,负有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应当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一)坚持需求导向、特色发展

  同质化难有大出路,特色化才有大作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国家创新体系,明确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各高校应当力图使发展规划更加鲜明,突出专业特色,积淀形成自身优势。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不动摇,在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准确、科学地确立自己的战略,打好内涵式发展的“特色牌”。外语类院校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及中外人文交流的主要平台,欲实现内涵式发展、转型升级,必须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新形势新需求,对接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新角色新定位,符合“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坚持学科带动、错位发展

  学科专业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专业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专业建设不只是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对新开设的学科专业,一方面需要注重国家需求迫切性、行业需求适应性以及办学管理现实性,另一方面需要兼顾核心知识体系的一致性、系统性与关联性。对现有学科专业格局,要坚持结构优化,以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提升学科交叉融合能力,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对于新增的非通用语专业,学校将语种建设同国别与区域研究相结合,探索语种增设与科学研究、人才储备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在优化学科布局方面,构建了外国语言文学、多语教育科学、区域与全球治理、比较文明等四大学科集群,推动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国际传播学、国际商务与区域治理、国际法律与区域治理等交叉学科建设,学科的生态更加优化,为全面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坚持协同育人、创新发展

  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生成的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协同育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深入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拓展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科学前沿课题的研究中来。要深入推进校企校地协同育人,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深入推进国际协同育人,面向全球开放办学,从单纯的学术交往上升到教育科研领域的深入合作,引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校的国际化战略与育人工作有机衔接,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

  总之,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明显。我们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和振奋的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中创造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