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ision consultation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领导讲话
网站首页 > 决策参考 > 政策法规 > 正文
> 正文

教育部解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2017-05-17 08:42  点击:[] 字体: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17-05-16

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一带一路”产教融合与企业国际化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国际司政策规划处刘剑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及《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精神与行动要求,为各地高校开展“行动”的思考和规划落实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一、《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国家政策框架中的定位

根据刘延东副总理等多位中央领导人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重要作用的特别指示,教育部国际司完成了《行动》文件的起草工作,并由国家教改领导小组22个部委共同审议通过。在制定过程中,征求多部委和众多企业近百份意见。20167月,该文件正式对外发布。

《行动》是《意见》 的配套文件,也是国家《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愿景与行动》在教育领域的落实方案,已列入国家2016年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部署和“ 十三五规划纲要”重大项目之列。同时,《行动》是中国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路线图,是下一步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最重要抓手和落脚点。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义

2015129日,《意见》由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2016210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这份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此领域审议层次和发文层次最高的一个文件。因此,《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了以提质增效为基本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它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意见》的“划时代”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中国教育开放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方毅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为公派留学生送行可以看作是教育对外开放的起点,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教育对外开放速度迅速攀升,迎来一个更快发展的阶段,2012年“十八大”之前的阶段,以追求数量规模为鲜明特征。而今天,以习近平总书记确定了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为标志,教育工作开始转型到提质增效上来,《意见》正是按照提质增效的划时代意义来设计的。

“做好”是《意见》的政策主线

经研究,我国在WTO中承诺教育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对较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但更应结合我国教育总体发展需求,教育开放的发展脉络、规律与国家各关键领域的发展脉络与规律具有高度重叠性,总体进入了质量发展阶段。因此,目前阶段把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做好”,就是要求我们做事在质量和效益上着力,逐渐从“发展”向“发达”演进。

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

经过对诸多国家教育开放的政策和国际教育政策的对照、研究,比如美国《国际教育与交流助力美国全球成功—国际战略2012-2016》明确的是两点战略定位:一是做强美国教育;二是强化美国全球竞争优势。很多国家都有类似表述,其中有两点共性:一是通过开放把教育做得更好;二是都把国际教育定位为国家战略。我们的定位是通过开放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把我们的教育做强,并在教育开放发展中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重点规划内容

《意见》核心框架包含六大重点工作,整体而言都是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部署的。其内涵与以往有所不同,不仅仅注重对具体项目的规划,更加注重在项目运营后各项工作对质量和效益的追求。

如何做好督察工作

一方面要踏石留印,另一方面督察的操作更加严谨。第一步查规划内容是否完成;第二步查完成质量和效益;第三步查质量效益提升的原因和举措;第四步查举措是否可以进一步完善;第五步查完善之后是否可以升华成一种制度;第六步查制度定型后是否升成政策予以推广。

三、《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解读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是《意见》六大工作中的压轴重点。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经济危机负面影响、经济发展疲软、全球失业、环境污染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倡议。面对我们共同的命运、利益乃至责任,也是教育发展要优先思考的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丝路精神和合作原则。丝路精神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合作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共同作为我们起草教育行动文件秉承的旗帜。

“五通”是“一带一路”主要的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向。政策沟通是重要保障,设施联通是优先领域,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资金融通是重要支撑,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教育作为人文交流的一种方式,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也是教育的使命所在。

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的使命

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时候最急缺的就是人才,而培养人才正是教育的首要使命。通过教育,可以为企业、行业、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因此,除了促进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教育的另一项重要使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重点合作内容的设计

“一带一路”倡议给我们提供了制定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合作规划的边界。既然要合作,要共建共享,就要找到合作最大契合点和最大公约数,所以我们设计了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的工作内容。

我们基础性的设计了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的“五通”,即加强教育政策沟通、助力教育合作渠道畅通、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推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这些方面都是与各国利益息息相关并符合各国意愿的。

在支撑性方面,我们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最终使我们的事业推进、实现发展共赢的重要支柱是培养人才,因此,我们组织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师资培训推进计划、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号召高校与企业结合,通过“走出去”的校企合作方式,寻求更好的契合点和推动点。

为保障计划的推动实施,我们引领性地提出共建丝路合作机制,加强“丝绸之路”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并对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和区域教育共同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人士、团队和组织给予表彰,促进大家共同来推进“一带一路”教育事业发展。